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培训资讯
副标题:大学生野外生存训练问题多

大学生野外生存训练问题多

来源:  人气:   发布时间:2011-04-26 22:30:17

        23日至26日,中、日、韩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营活动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举行。在为期4天的野外生存训练中,记者跟随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二十余所大学的学生进行了扎筏泅渡、攀岩、溜索等野外生存训练,然而在和大学生共同接受艰苦磨练的这段日子里,记者发现缺乏沟通、生存训练少、团队不合作等成为此次野外生存训练队员普遍存在的问题。

  生存训练经验少

  在野外生存训练期间,记者发现中外学生在遇到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所做出的反应迥然不同,一些从小就受过野外生存训练的国外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较强生存意识不禁令人为之惊叹。7月23日,大学生们首次攀登帽儿山,由于该山的海拔高、地势陡,到达山顶后部分大学生都出现了脱水现象。在登山队员们严重缺乏淡水的情况下,大家前进途中偏偏又遇上了突如其来的大雨,此时很多队员都随即放下背包,躺在地上淋雨,惟独日本队员岛田恒一跪在地上盖着包,并熟练地拿出缸子接水。刚刚反映过来的中国学生虽然也开始用雨衣接水,但是却没有人想起将自己携带的行李包保护好,任凭雨水浇湿了装有野外生存必备品的行李。

  日本队员岛田恒一说:“我们很早就开始组织这种野外生存训练,而且训练强度很大。比如在初中,我们每周30节课中有4节是体育课,这样的训练强度相当于中国学生所上课时的2倍。”当记者问岛田,为什么宁可让自己被雨淋,也要用身体来保护背包时,他说:“帐篷、防潮垫、苫布对于在山上生存是很重要的,一旦这些东西受潮或者受湿会使我们无法在山上过夜。所以我们通常在野外时都尽量保护好自己的背包,这是留有生存希望的本能。”

  沟通不足拉后腿

  记者发现在各训练队行进、越障的过程中,各队的领队与各高校的队员沟通不足,一些大学生们仅仅是依赖手中的高科技辅助工具来指引路线。例如在穿越丛林的过程中,由于队员们没有结合地图、指北针等设备绕行避过各道岭,仅仅是根据手中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来指引路线,结果在没有事先沟通确定路线的情况下,队员们总是朝着一个方向上山、下山,来回转圈,无畏地消耗了大量体力,也浪费了前进时间。此次活动的技术组副组长何隽说,如果参训的学生都能够在出发前利用GPS与地图、指北针等设备配合选出一条最优的路线及时总结经验,而不是盲目地行进,就不会出现淡水不够用以至有人脱水的情况。在野外生存训练中,队员之间的沟通、交流非常重要,而我们的队员恰恰疏于沟通而拉了后腿。

  团队合作意识差

  跟随大学生进行野外训练的几天里,记者发现队员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生们在团队合作上有缺憾,很多需要大家通力协作渡过难关的时候,却因为彼此的埋怨、不合作而影响了行进的路程。

  在攀登帽儿山寻找老道洞的过程中,按指挥部的要求训练队本应在当日15时以前到达目的地拿到红旗,但是队员们直至17时才到达,晚了近两个小时。据华东师范大学朱伟强老师介绍,队员们登山的速度之所以很慢,主要的原因就是队伍中一些高校的学生没有按照队伍统一规定的时间休息,而是各自为政,自己累了就休息。这样队员们走走停停,原本按照身体正常的作息频率走40分钟休息5分钟是没问题的,结果大家每走20分钟就要休息5分钟,耽误了很多时间,最后不得不取消了后续的一些活动。

    另外,在7月24日的漂流训练中,记者看到华东师范大学的两个同学由于彼此配合不太默契,在通过激流时被顶在了一处涡流中而无法划出。面对困难这两个人非但没有互相合作找原因,而是彼此指责。一些训练队的随从老师感叹道,如果没有团结合作的团队,孩子们怎么能在野外渡过难关啊!

 

消息关键词:野外生存训练、野外生存培训、重庆野外生存训练、重庆野外生存训练公司、重庆野外生存训练路线、大学生素质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