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用一个字来形容山东人的性格,很多人会想到“倔”,所谓“倔”,意思应是固执己见。
这些天在听山东地方小戏,包括莱芜梆子、柳琴戏、大平调等,其共同特点是,曲调很通畅,在中间或结尾处,突然上扬,甚至尖起嗓子来突出某一个字。莱芜梆子又名“莱芜呕儿”,唱着唱着猛地“呕儿”一嗓子。一平一扬,造成强烈对比。这让我想到山东的地势。鲁西、鲁北以平原居多,和广阔的华北大平原连在一起,到了鲁中一带,泰山拔地而起,突兀得令人眼晕。泰山之高大,离不开周围广阔的“平”,山东戏曲中的“呕儿”好听,离不开曲调的平淡。当地居民生活在这个地方,耳濡目染,日日熏陶,估计也形成了喜欢平中见奇的性格。
大学放假返乡时,邻座是几个山东同学,他们凑在一起打扑克,气氛很融洽。玩着玩着,其中一个忽然给了对座那人一拳,打得鼻血直淌。这突如其来的爆发把我搞懵了。一个人若爆发,总该有个过程,比如先争论再争吵再动手之类。怎么我一点都没感觉到?好好的,就动起手来了!
还有一次是开会,一个山东朋友站起来把他的同伴骂了一顿,另外一人立刻反唇相讥。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个站起来道歉,另一个人走过去和他握手、拥抱。聚餐时互相敬酒,就像什么没发生一样。旁观的人都惊奇:这山东人,真够倔的!
我以为,“倔”的前提是先有己见。无见识还坚持什么?而山东人坚持的就是自己的底线。他们似乎有着很强的底线意识,固守着神不知鬼不觉的一方圣土。在他的底线之上,怎么着都可以,大家其乐融融。碰疼了底线,他就会一触而发。山东地势的平中见“高”皆为天赐,戏剧的平中见“扬”源于创造,性格中的平中见“倔”则是内在需求。由于这种“倔”建立在平日的与人为善、诚心相待上,虽然突兀倒也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