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职场纵横
副标题:

重庆拓展训练公司哪家实力最强?

来源:  人气:   发布时间:2011-06-27 07:57:37

 

 
    培训是提升组织内成员知识、技能或态度的一种举措,是打造组织核心能力的重要活动。但一些管理者,对培训的理解往往存在着偏差,把培训看作一种负担甚至是浪费。其实这只是不了解培训的人对于培训的一种误解,对于培训管理者而言,帮助组织成员了解这些误区,对于培训工作的开展和有效沟通是非常必要的。
    误区一:培训非常昂贵
    哈佛大学前校长Derek Bok曾说过:“如果你觉得教育很昂贵,那么,试试无知的代价有多昂贵。(If you think education is expensive, try ignorance.)”培训的代价并不是指进行培训时要付出多少时间与代价,而应该被看作不进行培训时要付出的机会成本。被誉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培训的代价很贵,不培训的代价更贵。”
    误区二:培训是培训部门的职责
    培养和发展下属员工是上级领导者的职责之一,但很多管理者一提到培训,便想当然地的把培训看作是培训部门的职责,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有些管理者对于培训,要么寄予厚望,希望立竿见影;要么不屑一顾,时常置若罔闻。不管是“寄予重望型”还是“不闻不问型”,对于培训,都缺乏合理的目标定位,更不用说循序渐进,培养有道。更有甚者,有些领导者不仅没有充分利用培训来提高团队技能,以求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而认为培训是培训工作部门强加给他的,强占了手下员工的工作时间。把自己看成是培训的受害者,而非受益者。对于培训工作而言,如果领导者没有建立起“培训工作,我的职责”的理念,并且在科学有效的体系中加以长期坚持,都无法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团队,令组织基业长存。
    杰克·韦尔齐说过:“在你成为领导之前,成功只同自己的成长有关。在你成为领导之后,成功都同别人的成长有关。(Before you become a leader, success is all about growing yourself. When you become a leader, success is all about growing others.)”
    误区三:培训会使员工翅膀长硬之后飞走
    很多管理者都害怕培训最终会让员工另谋高就,可事实恰好相反,不培训,该飞走的没有飞走,不该飞走的却飞走了。因为只有燕雀才会安于现状,即便没有发展,也能泰然自若;而鸿鹄志向高远,若无从发展,自然会远走高飞。所以,若要保有人才,必须予以发展空间,并假以训练,让其翅膀长硬,他们才能一展宏图、与组织共奋进。组织也才能与时俱进,保有市场上最好的人才。在一个“海阔凭鱼越,天高任鸟飞”的环境里,谁会奔向另一个牢笼?而倘若困于牢笼,谁不想奔向天空?
    误区四:培训的目的在于改善绩效不佳者的绩效
    绩效不佳者固然需要加强训练,但倘若将培训只用于改善绩效不佳者的绩效,那么,培训永远只能事倍功半。培训若作用于骨干人员,那么,培训所达到的效果将事半功倍。现在,在凡事都讲求投资回报率的世界里,绩效佳者才值得组织更多的投资。
    误区五:培训是灵丹妙药
    有些主管,平时主张培训无用论,事前不做计划,事后出了问题,又希望通过培训来补救。这时,把培训看作灵丹妙药、无所不能。这些人在平日里对培训往往支持甚少,出事后却期望甚高。
    这不禁让人想起“扁鹊医术最差”的故事。一次,魏文王问神医扁鹊,我听说你们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为何独你名闻天下,他们两个却默默无闻?扁鹊回答,我们兄弟三人,我长兄医术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魏文王不解。扁鹊回答:“我长兄的医术高到了可以防患于未然,无论什么样的病,他一望气色便知,在病情发作之前,就已用药调养好了,大家不知他事先已将病因铲除了,所以他的名气始终没有传出去。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病情刚开始发作,就已被他治好了,所以大家认为他只能治轻微小病,所以他的名气仅止于乡邻。而我扁鹊治病,只能等到病全部发出来,病入膏肓,人已奄奄一息之时,此时我只好下虎狼之药,以求起死回生,所以大家认为我是天下神医。其实想想,我长兄治病,病人的元气丝毫未损;我中兄治病,病人的元气刚刚破损就马上补回来了;我治病,病人的命是救回来了,但元气大伤。所以我们兄弟三人,我的医术最差。”
    “扁鹊”的故事中,长兄,擅长事前控制;中兄,擅长事中控制;扁鹊,擅长事后控制。培训不是扁鹊,也不是灵丹妙药,所以,培训应在事前计划,事后培训为时晚矣。
    误区六:培训应该全部安排在周末
    提倡如此观点的人,对于培训安排全是勉为其难,培育属下也是言不由衷。对他们而言,培训最好别发生,要发生,最好发生在周末,这样,便与自己的工作安排无关。而这些人自己如遇培训,往往不愿意安排在周末,并且能够找出许多成立的理由,可对于属下,唯恐他们占用一点点工作时间。如此情况,何以形成上行下效?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体恤属下的人,属下往往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反之,就是让属下一天工作24小时,那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何谈生产力?
    如果一个组织被这些培训的误区所束缚,那么这个组织的成长将举步为艰。
    ●  一位美国军官为一场胜利的战争总结道:“不是科技赢得这场战争,而是人,是我们训练精良、士气高昂、带领得当的一群人!”
    ●  眼睛看得再远,却看不见自己的眼睫毛。员工选择参加培训而疏于岗位,便说是培训惹的祸,而不深思是不是自己带领得当、督导有方。作为一位管理者,应确立“凡事先求诸己,后求诸人”的观念。
    ●  金钱没有被利用好,便说金钱是罪恶的。培训没有被正确地用于培养属下的技能,便说培训是浪费时间。
    ●  善用培训的上级,不仅可以提高队伍的生产力,达到精简人员、鼓舞士气,还能减少自己的督导时间,最终,增强队伍的应变能力。
    ●  上级非无所不能也,善用人才也;人才非样样精通也,善于学习也。
    ●  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只能被学会,无法被教会(Management is something to be learned, but not be taught)。同理,正确的理念也只能被学会,无法被教会。
    ●  荀子在《劝学》一文中指出,“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重庆山外山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www.cqsws.com),重庆拓展训练基地、重庆拓展训练公司、重庆商务礼仪培训、重庆拓展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