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拓展训练哪个公司做的好?
来源: 人气: 发布时间:2011-06-27 07:59:33
引子
2009年9月,中国内地最有影响力的商业期刊《财经》经历高层震荡,包括总经理吴传晖、副总经理张翔、傅继红及几乎全部中层集体离职,据传主编胡舒立也出走在即,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这一事件尚未平息,中国培训行业旗舰企业、正全力冲刺创业板的培训“航母”聚成集团也遭遇一场震惊业内的高层人事大地震——集团操盘手、研发中心总经理及核心高管一夜之间突然离职。
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两个完全不同的企业,几乎在同一时间遭遇高层“辞职门”。是单纯的高层内斗?是讳莫如深的资本角力?还是因“理念不和”而引发的一起经理人与企业所有者的纷争?背后真相扑朔迷离。
镜头一
时间:8月27日—31日
地点:北京钓鱼台国宾馆
这是一场五天的培训。主讲嘉宾是中国企业界大名鼎鼎的郭凡生,慧聪网董事长。学员有60人左右,大多是来自全国各自中小企业的老板和高管,其中包括中国管理培训行业领头羊聚成集团副总裁(实际操盘手)袁丽军,聚成集团研发中心总经理单海洋以及另一培训巨头上海影响力教育集团的董事长易发久。
镜头二
时间:9月11日
地点:深圳聚成集团总部
中国分支机构最多、供职人员最多的管理培训公司聚成集团。作为09年聚成集团实际操盘手、副总裁袁丽军与集团研发中心总经理单海洋正式向董事会提出辞职。
随后,包括集团总裁办主任王王昭耘、集团在线事业部高管冯力及多家分公司总经理等近100名员工也在一夜之间集体离职。
镜头三
时间:10月20日
地点:
由袁丽军、单海洋及王昭耘等一干原聚成离职高管组建的新公司,宣布与培训行业老牌企业上海影响力教育集团正式合并。
新公司从成立到合并,前后不到一个月。合并后的新公司总部将位于北京。
影响力教育集团是著名培训专家易发久先生于1999年创办,迄今已有10年历史,2009年营业额将突破1.2亿。目前在全国有近20家分公司,员工过千人。
“地震”起源于一场培训?
培训到底有没有用?有什么用?什么样的人该参加什么样的培训?今天,市场上对培训的一个普遍看法是“听着激动,路上晃动,回家一动不动”,这是不是中国培训的真实写照呢?培训在中国的经济转型大潮以及中国企业做强做大的历史进程中,到底又在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
而上述三个镜头中的事件,其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呢?
通过记者对9月27日至31日举办的那场培训课程的采访发现,这是一个专门关于股份制改革的课程。课程主讲人、著名企业家郭凡生认为,在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家族型、同学型、老乡型、战友型这种近亲血缘型创业模式一度是主流,而今天,以股份和经济利益为核心的社会型创业模式正在兴起,并将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课程主要提供一套如何实现由血缘型创业模式向社会型创业模式过渡的系统理论和操作方法。
据记者了解,作为这场培训的学员之一袁军丽,在参加完培训后,他回到深圳。作为一个经理人,他与他的东家和领导,探讨商业机制实施的想法,提出应该把一部分利润给在一线创造价值的人即经理人共同分享。他的提议没有得到东家的认可。
袁军丽意识到,如果这种东家与经理人管理团队共享利益的理念不能推行,作为行业航母的聚成集团很难真正激发现有优秀人才的动力,更别说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那么,企业就很难真正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做大做强。另外,聚成内部复杂的人事关系,让他觉得他的潜力难以更好发挥。于是,他提出了辞职。
对袁丽军去留的问题,聚成董事会内部出现巨大分歧。作为分歧的直接结果是,一手缔造了聚成辉煌的集团创始人、中国学习卡模式创始人、家族第一大股东、个人第二大股东周嵘宣告退股,淡出聚成。
随后,出现了镜头二的那一幕场景。
"地震"根源于商业机制?
9月11日,袁丽军与同时辞职的集团研发中心总经理、集团总裁办主任兼营运中心总经理王昭耘、集团在线事业部高管冯力及多家分公司总经理等近100名员工,立即飞往北京,在北京中关村据说是最昂贵的写字楼理想国际大厦,注册成立了一家名叫盛世合兴管理顾问公司的新公司。
袁丽军在郭凡生“股份制改革”培训班的同学,中国培训业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上海影响力教育集团的董事长易发久,在得知袁离开聚成并在北京成立一家新公司之后,也立即奔赴北京,与他洽谈,希望双方能够共同通过类似郭凡生“股份制改革”培训班推动的激励机制,在中国培训行业打造出一家世界级的卓越企业。
一家是经营了十年、有着一定规模、在整个行业及客户群中拥有一定影响力、年营业额在一亿元以上、曾计划在新加坡上市的老牌企业,一家是没有任何历史、没有任何客户基础、刚刚注册成立的小公司,这样的两家公司能够合并成功吗?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合并的具体利益及权责的分工上,双方一开始的确存在一定的分歧,但基于双方都经历过那次培训的“洗礼”,以及彼此都希望在中国培训业做一番事业的壮志雄心,他们在大的原则及商业机制上还是很快就达成基本共识。
经过几轮的谈判,双方终于在10月20日左右达成合并的一致意见。于是,出现了镜头三的那一幕场景。
据透露,那家有着10年历史、近20家分公司、年营业额突破一个亿的老牌企业,为组建新公司提供了大部分的资金,但只占这家新公司不到50%的股份,为创业的管理团队提供了很大的利益空间。
自此,这场震惊业内外的“地震”才暂时告一段落。
记者手记
一场培训就在整个中国培训行业引发了一场让人如此震撼的“地震”,这不能不让人深思:作为一个正在准备冲刺创业板的旗舰企业,聚成为什么愿意让那些曾经创造了辉煌业绩的经理人离开?是在利益上不肯让?让得太少?还是作为作为经理人的他们要得太多?
据一位跟这两家企业交往不浅的培训界资深人士透露,“作为创造了更大业绩的经理人,他们在跟聚成董事会谈的时候,要的还真不多。他们的要求应该说是比较合理的。”
原有的老东家忍心看着大批核心高管离去,是不愿意让出小的利益,还是另有隐情?而新的东家却颇显大方,愿意给出如此高的条件,难道双方掌舵人的差异,就在于是否参加了一场培训?
孰对孰错,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史自会给出一个公正结论。与其过多纠缠,不如好好思考一下这起“地震”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据记者看来,培训业还是一个新生的行业,在国内的蓬勃发展也就是最近十年的事情,以前连上亿规模的企业都没有,最近几年才出现了像聚成、行动成功、影响力这样在全国拥有多家分支机构、年营业额上亿的培训机构。即使如此,目前整个行业还远未成熟,依然面临相对比较混乱、良莠不齐、规模普遍不大的问题。
这次“地震”事件作为一个这种活生生的案例,对中国新生的培训行业,乃至整个正在经历“改革洗礼”的中国企业界来说,可能比哈佛教科书上关于世界五百强、关于上世纪所发生很多的很多经典案例更有借鉴价值。
这或许是这起“地震”带给我们最大的意义。
重庆山外山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www.cqsws.com),野外生存训练、重庆拓展公司、学校拓展训练、中高层拓展训练、重庆军训基地